
经中医倪长玲云太医传承工作室整理编辑,全面记录治疗耳鸣的全过程。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,请一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,进行辨证治疗。
中医认为,肾开窍于耳,和脾、肝、肺、心等都有关系。临床将耳鸣分为虚症和实证两大类。实症耳鸣病因很多,常见的是外感邪热所致。
生活中稍有不慎,风邪就会侵犯人体,且外邪循经络而上行蒙蔽耳窍,出现耳鸣。虚症耳鸣多由于脏腑虚损所致。“肾开窍于耳”,虚症耳鸣多与肾精亏虚有关,老年人多见。
“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”,脾气虚、肝郁脾虚或心脾血虚都可使气血生化功能受影响,导致耳脉缺乏濡养,诱发耳鸣。
解决老年人耳鸣耳聋问题根本方法在于预防。老年人日常可以通过“鸣天鼓”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。
具体操作是:先以两手心掩耳,然后用两手的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,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,所以古人称作“鸣天鼓”。
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,或者早晚各32次,不管你是在哪儿,基本不受地点限制,每天坚持下来,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、耳鸣、耳聋、内耳疾病等。睡前鸣天鼓还有助改善睡眠状况。
推荐柴胡香附川芎,缓解耳鸣耳背。
即柴胡、香附、川芎,三味药烘干或晒干,打成粉末,阴凉干燥处存放,每日食用0.5克~1克,每日3次,饭后温水服用。
柴胡中的柴胡皂苷有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作用,有利于保护耳内的血管弹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凝血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的人群禁用此方。
服药期间,患者还可配合多按揉耳垂和耳廓,平时避免使用耳毒性的药物。另外,日常脾气不要过于暴躁,心情不要太过焦虑,少吃肥甘辛辣食物,戒酒戒烟。加强体育锻炼,如经常跑步、舞剑、打太极拳等,增强周身血液运行,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