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丨西厢有情
【资料图】
时光不长,愿你在我的文字里,相见不晚!
在没有结婚之前,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,总觉得父母的过分操心是自作多情,总觉得人生是自己的,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。
可在为人父母后,许多想法随着自己的成熟,以及孩子的长大,慢慢的发生了变化。
孩子是自己人生角色转换的见证者,也是自己付出良多,并寄于美好祝愿的宝贝,不希望自己所经历过的苦楚和踩过的坑,再重演在孩子身上。
所以,人到中年,为人父母,再穷也要主动给子女这3样东西。
No.1:自信
有人说:“90后的三观之所以正,全都归功于其严厉的父母。”说实话,作为一个90,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。
在大部分90后的父母心中,他们坚信棍棒之下出好人,也习惯和喜欢采用愧疚式教育。
在他们看来,所谓的软硬兼施的教育手段,就是一边用强硬的手段让孩子听话,一边又以卖惨的方式利用孩子的愧疚心。
可这样的教育方式,不仅无法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,反而会击溃他们心底的自信心。
因为习惯了父母的贬低,便默认自己是个无能的人,这样真的会影响子女在进入社会后的发展。
拔苗助长式的育儿理念,真的会毁了子女的一生,会让他们失去属于自己的方向。
所以,无论你此前是如何打击子女,但在你步入中年以后,都请将自信还给他们。
因为,从前的你可以为他们解决一切问题,让他们生活在你制造的环境中,按照你的想法前进着。
可现在的你,终究是有心无力的,很多事情你都无法控制。子女长大了都会有自己的生活,他们也需要去独当一面,而这些都离不开自信。
所以,父母在步入中年后,即使再穷也要将自信还给子女,让他们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。
No.2:支持
小时候,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凭着自己的努力,一定会比很多人都过得好。
可现实终是让人清醒的,普通人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,不经历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打拼,真的会生活得很辛苦。
记得26岁那年,一向对未来无所谓的我,突然开始羡慕起我身边那些可以啃老的人。
他们不用每天担心房租和生活费的来源,也不用为了能在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而起早贪黑,更不用为了节约而过着一日三餐都需精简的生活。
父母是他们自由和随心最大的支持,让他们不用早早的就为了柴米油盐操心着。
除此之外,他们的父母似乎也特别的理解他们,不会要求他们循规蹈矩的生活,也不会阻止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而对于我这种只能违心前进的人,不仅感到十分的疲惫和麻木,甚至感觉生活都失去了意义。
所以,当我有了孩子以后,我便从未限制过他对人生的理解,也不曾固定过他人生的路线。
作为父母,我除了保持足够的尊重,还有就是无条件的支持,无论是经济上的,还是精神上的,我都默默支持着。
因此,我的孩子一直很感恩有我这样的母亲,他说:“我就是他心里最踏实的那块砖。”
而这份支持,也确实让我的孩子变的很坚强,突破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No.3:忠告
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,那是因为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思考。子女也是一样,父母是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导师。
虽然,我们所明白的道理,不一定都适合现在的他们,但告知与沉默是两码事。
作为中年人,我们的经历和眼界,在某些方面,还是可以为子女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的。
所以,无论子女是否愿意听,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知道的,并且觉得应该让子女提前知晓的,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。
他们也是成年人了,哪些能为他们所用,哪些他们需要保留看法,心里自是有一本谱的。
而这些忠告,与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关,全凭你过去所经历的累积而成,你无需有太多的顾虑。
但你若是保持沉默,什么忠告都不告诉子女,甚至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往火坑里跳,你迟早会后悔的。
写在后面的话:
人到中年,就应该贫富不是人生的唯一标准,人生所需要,比这重要的多。
子女是父母的心血,如果连你都不愿意主动帮助他们,那他们还能去依靠和相信谁呢?
所以,人到中年,不管你穷不穷,都应该主动将自信、支持和忠告给到子女,这才是他们闯荡江湖社会的资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