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零售行业的浪潮中,有一位80后从业者用十五年时间完成了从“门外汉”到“专业户”的蜕变,他就是东西湖区走马岭街的零售客户李厚文。从最初店面凌乱、缺乏经验的困境,到如今成为雪茄领域小有名气的佼佼者,他的成长轨迹里,藏着对事业的热爱、主动求变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坚持。
破局:以指导为钥,打开经营新思路
(资料图片)
(李厚文整理货架)
十五年前,刚踏入零售行业的李厚文,面对的是一个“手足无措”的开局。彼时的店面没有规整的陈列,商品摆放凌乱,顾客进店后常常找不到目标物品;缺乏经营经验的他,既不懂如何分析消费需求,也不知道怎样优化服务流程,生意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。“那时候看着别人的店客流不断,自己却只能干着急。”回忆起最初的困境,李厚文至今仍有印象。
转机始于烟草客户经理的专业指导。得知李厚文的经营难题后,客户经理多次上门,从店面布局规划到商品分类陈列,手把手地教他优化店内环境;针对顾客接待、库存管理等关键环节,客户经理结合行业案例,为他讲解实用的经营技巧。“以前总觉得把商品摆上货架就行,直到客户经理教我按消费场景分区陈列,顾客找东西方便了,停留时间也变长了。”在指导下,李厚文重新调整了店面布局,将畅销商品放在显眼位置,滞销商品搭配促销活动推广,店面形象焕然一新,顾客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除了接受指导,李厚文还主动打破“闭门造车”的局限,频繁与同行交流取经。他加入了当地零售客户交流群,只要有同行分享经营心得,他总会第一时间记录;每逢行业举办经验交流会,他从不缺席,带着自己遇到的问题向资深从业者请教。从会员管理方法到节日促销策略,从商品损耗控制到线上引流技巧,每一次交流都让他收获满满。“同行的经验最接地气,他们踩过的坑能帮我少走很多弯路。”正是这份主动学习的态度,让李厚文的经营思路逐渐清晰,店面客流和销售额也稳步增长。
进阶:以学习为翼,拓展雪茄新赛道
(李厚文学习雪茄知识)
随着经营逐渐步入正轨,李厚文没有满足于现状。他敏锐地发现,近年来雪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,许多顾客在购买烟草产品时,会主动询问雪茄相关信息。“既然有需求,那我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。”凭借对市场趋势的判断,李厚文决定拓展雪茄经营业务,从“烟草零售”向“烟草+雪茄”的多元化模式转型。
然而,转型之路并不容易。在此之前,李厚文对雪茄的了解几乎为零,分不清不同品类雪茄的特点,也不知道如何保存和品鉴雪茄,是个十足的“雪茄小白”。为了弥补知识短板,他开启了“恶补”模式:购买《雪茄品鉴指南》《雪茄文化与礼仪》等专业书籍,利用空闲时间逐页研读;在网上搜索雪茄行业课程,从雪茄的产地、制作工艺到储存条件,系统学习专业知识;关注国内外雪茄品牌动态,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和消费偏好。
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,李厚文深知“实践出真知”。为了获得更专业的认证,他自费报名参加侍茄师培训课程。培训期间,他每天提前一小时到达教室预习,课后主动向讲师请教疑惑,反复练习雪茄剪取、点燃、品鉴的标准流程。经过数月的刻苦学习,他成功考取了侍茄师初级证书,为从事雪茄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“拿到证书的那一刻,我更有信心把雪茄业务做好了。”李厚文说。
深耕:以投入为基,打造专业新形象
(李厚文查看雪茄养护情况)
要做好雪茄经营,专业的储存设备和环境至关重要。深知这一点的李厚文,毫不犹豫地自费购买了高性能的雪茄烟保湿柜。“雪茄对温湿度要求很高,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都会影响口感,必须用专业的保湿柜来储存。”他仔细研究保湿柜的使用方法,每天定时检查温湿度,确保雪茄处于最佳储存状态。
随着雪茄客户的增多,单一的保湿柜已无法满足需求。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体验,李厚文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在店内建设专门的雪茄房。从雪茄房的空间规划到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安装,从雪茄架的挑选到内饰的布置,他全程参与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。“雪茄房不仅是储存雪茄的地方,更是让顾客感受雪茄文化的空间。”他特意在雪茄房内摆放了雪茄品鉴桌和专业的品鉴工具,还收集了各类雪茄杂志和文化资料,让顾客在挑选雪茄的同时,能深入了解雪茄文化。
如今的李厚文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缺乏经验的“零售小白”。走进他的店,整洁的陈列、专业的雪茄房、热情周到的服务,总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;面对顾客关于雪茄的提问,他能详细介绍不同品牌雪茄的风味特点,熟练演示侍茄流程,成为了顾客眼中的“雪茄专家”。十五年的坚守与成长,李厚文用实际行动证明,只要心怀热爱、勇于探索、持续学习,就能在零售行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。 (李伍阳)
责任编辑:赵家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