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好文推荐 时时关注 热点聚焦 更多分类 本地

百事通!育秧大棚种菜,赚钱可不“菜”

新湖南 2025-11-18 22:17:52
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

冬季,进入农闲时节。近日,记者走进湖南多地乡村,发现村民们并不闲,大家钻进育秧大棚,忙着种菜。

湖南蔬菜曾以露天种植为主。如今蔬菜大规模“住进”大棚,背后“推手”居然是水稻。


(资料图)

(汨罗市育秧大棚里种的辣椒。胡盼盼摄)

大棚不能只育秧

在湖南,早稻育秧过去常用简易的大田育秧小拱棚。用竹篾或铁丝搭架子,再铺上一层塑料膜。其最大优点是成本低、建设简便,但秧苗质量参差不齐、抗倒春寒风险能力差,还会占用大田面积。

俗话说,秧好一半禾。大棚集中育秧育出来的秧苗质量好、适合机械化作业,且能有效抵抗倒春寒、不占大田面积。因此,这几年湖南大力推广并建成总面积达1800万平方米的育秧大棚,有力保障了我省水稻生产。

(桃江县米顺农机化服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)

但育秧大棚一年只育秧一至两次,到了秋冬季就闲在那里。“光育秧的话,每亩大棚的利润只有3000元,想收回成本很难。”桃江县米顺农机化服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顺说,现代化育秧大棚建设成本不低,不算土地费用,钢架、覆盖膜、卷帘、浇灌系统等加起来,一亩大棚的建设投入要10万元左右。

每亩增收上万元

如何提高大棚利用率,多赚点钱?记者了解到,全省多地农民通过对大棚进行综合利用而增收获益。

在岳阳县丰瑞农机合作社,董敏芳探索种植秋延后辣椒,每亩增收5000元;种植羊肚菌,每亩增收1万元。

“按最低价每公斤100元算,亩产200公斤的话,种一季羊肚菌的收入是2万元,减去1万元成本,可以挣1万元左右。”贺顺说,自己夏季种一季西瓜,秋冬季种羊肚菌和赤松茸,一年下来,一亩大棚多赚1.7万元,20多亩大棚可以赚20多万元。

(贺顺在大棚内种植的羊肚菌)

“一到秋冬季,湖南不少蔬菜需要从外地调入,对辣椒等蔬菜的需求量较大。通过设施大棚调节气候,可以实现蔬菜错峰上市。”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汪端华称,利用育秧大棚种蔬菜,既可以保障市场供应,还能增加农民收入。因为反季节蔬菜售价更高,加上元旦至过年前这段时间市场行情好,农户可以多赚些。

大棚种菜有窍门

看到每亩大棚多挣上万元,是不是心动了?汪端华提示,要赚到大棚综合利用的钱,并没那么容易。

一是需要对育秧大棚进行改造。蔬菜对温、光、水、肥等方面的需求和秧苗不同,要根据作物需求对育秧大棚进行升级改造,如改善或增加遮荫、保温、水肥一体化等设施。

二是种田大户跨界种蔬菜,需要学习更多技术。目前很多农户选择种植辣椒,但在大棚不通风的环境下,辣椒病虫害多发。

(贺顺在育秧大棚内种的西瓜)

如何做好防治?贺顺深有体会。他说,一旦温度过高没及时通风,羊肚菌就容易“热死”,好在有湖南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指导。夏季大棚内气温高,蜜蜂不入棚,种西瓜的话就需要人工点花授粉。

“在育秧大棚里种菜,也有不少人是没赚到钱的。”贺顺告诉记者,大棚综合利用除了技术要求高,用工成本也比较高,且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。

记者请教了蔬菜专家和多位有经验的农民,他们建议:一是选择提早上市、生育期短一点的品种,确保蔬菜在春节前上市,卖上好价钱;二是控制种植面积,尽量鲜货销售,减少风险;三是要向农业专家、有经验的大户多学习,避免技术上走弯路。

汨罗市在这方面进行了良好探索。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聘请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专家,一周来一次,一对一指导农户,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。当地行业协会出台最低收购价,遇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,确保农户种辣椒不亏本。

作者:胡盼盼

责编:刘乐

一审:刘乐

二审:曹娴

三审:李伟锋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相关标签

精品推荐
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