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旧时,文人园中就有顾曲、度曲、拍曲功能,两度主持修复豫园的著名古建筑、古园林专家陈从周痴迷昆曲,尤爱梁谷音、俞振飞表演的昆曲,亦多有来往。他曾表示,“园曲同源,曲境与园林互相依存,有时曲境几乎就是园境,而园境又同曲境。”豫园中的一处景也与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颇有渊源。上世纪80年代,梁谷音常来豫园随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学造园。一日陈先生正为老君岩侧的假山亭廊苦苦思索名称时,恰逢听见梁谷音的曲声穿廊而来。陈先生从曲情中有所顿悟,当即定下了此处的绝佳题名:谷音涧。“以园为家,以曲托命”的陈从周还邀请昆曲名家俞振飞为古戏台手书对联一阕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云想衣裳花想容”,并亲自为古戏台区域题匾“曲苑”和“雅韵”。昆曲如诗,豫园如画,诗与画共同记录着中华文明的璀璨与美。豫园与昆曲同美,源远流长,古今共赏。
园|曲|寄|情
豫园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,以精巧雅致见长,直露中有迂回,舒缓处见起伏。同样在昆曲舞台上,仅一桌两椅,一唱三叹便道尽人间烟火、悲欢离合。观众在演员细腻、丰富的表演和婀娜多姿的形体语言中感受到无限意境。豫园的复廊,虽然长度仅12米,但幽深曲折,一步一景、风光旖旎,与昆曲中低回婉转、轻柔委婉却回味无穷的“水磨调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浮生绵长,唯有在昆曲平滑软糯的声声唱中,看见幽兰绽放于空谷,听见微风婆娑着竹叶,鸢飞鱼跃、夏夜长风、花开日落、良辰美景,来豫园,遇上亭台楼阁和昆曲的流丽悠远,遇见城市山林和昆曲的沉吟寄情。豫园与昆曲,在文化舞台上相伴相生、共同描绘历史之美、文化之美。
信息来源:微豫园
转载请注明来自黄浦最上海官方微信